这里没有机器轰鸣,但这里有1200度的炉火纯青;这里没有飞针走线,但这里散发浓浓泥土芳香;形状各异,高矮各异,用途各异的100余个产品,涅槃于泥土,生于能工巧匠,成长于淬火窑炉。
这里,就是穿越时空延续千年土陶文化的传承地,这里就是年产值3000万元的泥土艺术加“摇篮”,这里就是国人青睐、外国人喜欢的土陶产品“孵化地”四川荣县双龙陶业有限公司。自贸出口,“双龙”“飞”欧亚,2019年实现外贸收益500余万元。
从荣县出发,沿g348国道一路向西,约40分钟车程便来到位于荣县来牟镇境内的“双龙”公司。
摇曳的花草,生长在一人高的巨型花钵里,并排厂区道路两旁,独具特色。走进厂区,约1万平米的露天库房让你大开眼界,高个的、矮小的、“大肚子”的、瘦身版的,有站立的、有横躺着的,俯瞰是一幅无极“泉眼”图,平看是一张泼墨挥毫的艺术画。“这里还存放着300多万件产品,但是有60%以上的产品是订单产品,正在陆续送货到商家。”董事长刘世阳介绍。
穿梭琳琅满目的露天库房,转眼钻进了包装车间,师傅们正在小心翼翼地对酒坛、酒瓶进行精细包装。“这批货,是我们公司自贸出口到奥地利的产品,全是无釉红酒坛和无釉红酒瓶,本月内发往重庆水运码头,在运往上海港口,通过海运送到奥地利。这是继今年自贸出口到澳大利亚后自贸出口的第二单货。”刘世阳介绍。据悉,“双龙”今年还通过第三方转口贸易了三单到法国。
把荣县“泥巴”卖出国外换成金,“双龙”是第一家。2018年,“双龙”就开启了自贸出口,当年自贸出口产品300多万元,2019年自贸出口达到500余万元,产品已经出口到了美国、法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奥地利等欧亚10多个国家,开启了“荣县产”土陶“飞”欧亚的先例。
“国外青睐我们的产品有两大主要原因,一是无釉,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,纯天然产品;二是喜欢手工制作的,青睐我们千百年的传统制作文化。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严重影响,今年出口贸易将突破800万元。”刘世阳介绍。
“我们专门成立了公司,在广东佛山设立了办事处,专做出口贸易。”刘世阳做外国人的生意,似乎做好了长期准备。作为荣县陶瓷协会会长的刘世阳说,不仅我要做外国人的生意,还要带领荣县土陶行业的会员一起做出口贸易,让荣县储量达4亿吨的优质陶土全都变成“金”。
这里是200多万元的订单产品,正在加紧生产;这一人多高泡菜缸,一个缸子就要泡1吨菜,这是贵州一家食品公司的订单产品……”刘世阳说,公司一面做出口贸易,一面做国内大型食品企业的订单产品,同时还长期与自贡美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订做产品,2019年与“美加”合作销售了约500多万元的产品。
据悉,近两年来,通过技能更新,产能提速,每年有近800万件产品从“双龙”发往国内外,带动当地150多名能工巧匠家门口创收近800万元。
(余美霖 蒋兵)